为深入贯彻习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会、全市“双招双引一优化”动员大会会议精神,5月29日下午,一场开门听意见、真心找对策、切实改作风的民营企业调研座谈会在九原区人民法院召开。九原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强出席会议并讲话,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代表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由九原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锐军主持。
为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做深做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九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邀请来自九原区第三实验小学的百名同学走进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信用卡发放行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日,九原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农行包头分行东河支行工作人员代表旁听庭审。
自2016年3月开始,潘某在某装饰公司从事木门图案雕刻工作,工资为每月4500元。2017年,潘某继续从事以上工作,工资调整为底薪加提成。在潘某工作期间,装饰公司欠付工资共计30000元。潘某多次催要,装饰公司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潘某诉至九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经仲裁院审理,依法裁决装饰公司支付潘某欠付工资30000元。裁决书生效后,装饰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潘某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托网络查控系统捕捉到被执行人账户有零星资金流入。凭借高效的执行响应机制,法官立即对相关银行账户进行精准定位,并迅速采取冻结措施。然而经核查,发现该账户内现有资金不足以清偿本案执行标的。
见此情况,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将潘某、装饰公司老板黄某约谈至法院。经法官耐心释法析理,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达成和解协议后的一个月里,被执行人无视法律约束,不断以各种借口推诿拖延,不仅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还公然挑战司法权威。
执行法官决定对黄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向其宣读了拘留决定书,并说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明确告知拘留依据和权利义务。在送往拘留所的途中,迫于法律的震慑,黄某幡然悔悟,表示自己手头还有一些现金,愿意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内容,一次性履行全部案款。
鉴于黄某态度的转变,执行法官在督促其履行完毕全部给付义务后,解除了对其的司法拘留措施。
2023年11月,李某入职江苏某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机电公司),从事管道安装工作。2024年1月的某天上午,李某在进行管道对口时,因起重机吊带滑落,致使手指被管道砸伤。事故发生后,李某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经医院诊断为双手多处骨折、损伤。2024年11月,九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判定李某所受伤害属于工伤。2024年12月,包头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书,鉴定李某伤情为工伤九级,生活自理障碍等级为无生活自理障碍等级。
李某向某机电公司主张工伤费用,但该公司拒绝赔偿,李某于2025年1月向九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该院依法裁决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并由某机电公司支付李某工伤保险待遇共计20万余元。李某对于仲裁裁决中伤残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工资金额不服,于2025年5月向本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查阅卷宗,发现双方当事人矛盾较为尖锐,被告对原告的诉请存在较大争议,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实现“事心双解”,承办法官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求,以法律事实、诉讼成本、时间成本、职工权益、法律风险等为切入点,耐心向他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款,并依据证据对赔偿金额重新进行了核算。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某机电公司支付李某工伤保险待遇20万元,此款分四期履行,李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再无其他争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